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14:00
全市春耕预计投入近万台农机具
借“机”增效 万象“耕”新
插秧机种下秧苗,无人机喷施肥料。记者 原浩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3日上午,在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田间地头,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各式农机忙碌作业,拉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的序幕。
“这些‘大家伙’都是我们春耕的好帮手!”首次看到全市各相关部门、农企代表、种植大户齐聚自家农田边的“大场面”,景青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敬钦不免有些振奋,忍不住提高了嗓门。
李敬钦说,目前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20多台(套),覆盖耕田、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水稻生产全过程,不仅用于自家上千亩稻田,还常年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甚至跨市到福鼎提供服务。为提升社会化服务效率,合作社今年新购置了插秧机和植保无人机。
说话间,一台“大疆T100”植保无人机起飞,自如穿梭于稻田之间,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既定施肥任务。
“利用植保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300亩地的施肥、喷药工作,效率提升好几倍。”李敬钦介绍,新买的农用无人机具有喷药、播种、运输等多种功能,而且载重量更大,“现在农机更新迭代很快,使用频率非常高,我们必须跟上脚步”。
从今年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可以发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重塑着各大生产环节。在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自动育秧播种线上,摆盘、撒土、浇水、播种、盖土,一个个秧盘快速完成;工厂化育秧大棚内,“甬优4949”整齐排列,一茬茬新绿挂着水珠,迸发无限生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着力点。
在现场会吉峰农机展区,一台台崭新农机依次排开,引人关注。“相比传统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等更先进的农用机械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开春后我们卖了不下20台,好多订单还在排队。”吉峰农机销售负责人陈秋说,以插秧机为例,每台成本在14万元左右,扣掉补贴也要9万元,但种田大户看到了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广阔前景,在新农机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上都越来越大胆,“相信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农机应用场景会更丰富”。
据悉,福州市农机检修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检修农机具7100台(套),将投入9400多台(套)农机具用于春耕,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郑泓)
来源:福州日报
2025-04-04 11:14:00
2025-04-02 23:01:00
盐碱地上奏响科技兴农交响曲 全国媒体利津行首站探访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示范园
2025-04-02 22:08:00
2025-04-02 19:32:00
2025-04-02 14:5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浙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财报解读:份额缩水34%,净资产下滑27%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5
2025-04-04
维萨下跌5.02%,报322.35美元/股,总市值5988.55亿美元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海关总署回应暂停美国6家企业产品输华: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做法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