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4:37:00
2025年一季度,绵阳市生猪出栏总量达96.9万头,同比增长0.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梓潼县表现尤为亮眼,以1%的同比增速位居全市首位。数据背后,折射出绵阳通过“市级统筹+县域创新”双轮驱动,在生猪稳产保供中实现量质齐升。
4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绵阳梓潼县玛瑙镇的一家生猪代养场——顺祥家庭农场,只见农场正在对一辆小猪专用运输车进行驶入农场前的消毒、检测取样等非瘟防控措施。
“车上装的都是从种猪场运输过来的出生21天的小猪,600余头,均重在6公斤。”梓潼金驰阳农牧有限公司片区经理文成超介绍,该农场可一次性存栏2400头,年出栏4300头。上批次进了2395头仔猪,在3月25日出栏肥猪2340头,存活率为97.7%,均重145公斤。“今天进行补栏,空档期正好一个月。”
“小猪进入代养场后,差不多5个月可以出栏。”梓潼县农业农村局高级畜牧师王柯权告诉记者,出栏时间已由原来的170天缩短到如今的150天。
记者随后来到该镇的另一家生猪代养场——飞昊家庭农场,在猪舍中,温度恒定、自动投喂、智能控制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1名工人就能轻松搞定日常管理。
“该农场2个猪舍目前共存栏生猪2628头,将于这几天陆续出栏。”文成超告诉记者,出栏的生猪主要销往成都等地。
“我们点对点联系龙头企业,制定合作代养场补栏、出栏计划,育肥猪达到125公斤后立即制定出栏计划,及时出栏不压栏。出栏后督促养殖户及时清圈、维修、消毒,最快可20天左右实现再次补栏。”王柯权说。
在梓潼,由龙头企业金驰阳公司带动的生猪代养场有140余栋,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生猪出栏达15万头,实现产值3亿元,带动农户增收4400万元。
梓潼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近年来,梓潼县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闭环发展,加快推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规模种猪场10个,共有生猪代养场370栋,其他生猪规模养殖场32个,引进饲料生产企业14家,兽药生产企业8家,屠宰企业6家,基本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梓潼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4.3%,实现生猪全产业链现代化程度全省第一。
据统计反馈,梓潼县一季度生猪出栏14.6万头,同比增长1%。分析数据快速增长的核心支撑点,王柯权表示——
一是持续加大生猪产业投入。2024年生猪产业总投入超4亿元,其中新建GGP种猪场1个,新建代养场13栋,新增生猪产能3万头。
二是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更新。引进新的品种,优化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缩短生猪养殖周期,生猪出栏率从每年的170%提升到180%,提高了10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产能5万头。
三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适时出栏,及时补栏,缩短空栏周期,提高出栏率。空栏周期从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缩短为一个月。
窥一斑而知全豹。绵阳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今年在建圈强链行动中,以“一产优结构,二产拓增量,三产强品牌”为抓手,推进产业融合,突出养殖降本增效,联农带农助农增收,全面提升全产业链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设生猪、家禽、牛羊、特色畜禽四大畜禽产业生态圈,实施“四大工程、三大行动、四大计划”和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加快培育绵阳畜牧千亿级产业。
(胡莎莎 宋叶茱 卢世坤 涪江观察记者 刘晓东 文/图/视频)
2025-04-28 14:37:00
2025-04-27 05:56:00
茶香满园 “点绿成金” 咸丰县“三链融合”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6 12:01:00
2025-04-25 07:44:00
2025-04-23 10:2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4-29
2025-04-29
解锁青春大浪的“成长密码”,大浪街道发布青年生活宝典和奋斗画册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摆摊的“四郎”“高启强”如今怎样了?撞脸明星走红 活成“人间清醒”
2025-04-28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