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38:00
文 | 荆山
最近和一位作家朋友见面时谈到了写作的话题,他问我,现在许多文章中描写冬天都把雪大书特书,导致许多文学作品关于冬天的描写特别雷同,但是又无可奈何。他问我,假如冬天没有雪,或者说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那么该怎样描写冬天呢?
其实,从历史和节令上讲,大部分冬天都会下雪。雪,因其洁白无瑕与飘飘洒洒的形态,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冬天元素。可这是否意味着,不写雪就无法精妙地描绘冬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除了雪,冬天的景象还能如何展现?这值得每一位文学创作者深入思考。
古代文人便不乏不写雪却写尽冬天韵味的佳作。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虽无一字写雪,却营造出极致的寒冷与孤寂。群山之间,飞鸟绝迹;条条道路,不见行人。这份空旷与死寂,生动地勾勒出冬日的肃杀。没有雪的直白呈现,却让读者仿若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感受到刺骨寒意。
再看当代作家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的描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老舍先生避开雪不谈,通过对比北平的多风,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从侧面烘托出一种温和的冬日氛围。让读者感知到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即便没有雪花纷飞,也有着别样的宁静与温暖。
又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冬天的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段描写通过旧历年底的景象,如沉重的晚云、送灶的爆竹、幽微的火药香,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冬日氛围,展现出特定时代下冬天的别样景象,丝毫未提及雪,却将冬天的复杂情感融入其中。
要避免写冬天必写雪导致的雷同现象,创作者需拓宽视野,挖掘冬天的多元特质。可以从冬天独特的气候入手,如凛冽的寒风、干燥的空气,通过描写风吹过脸颊的刺痛、皮肤干裂的触感,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也能着眼于动植物在冬天的状态,比如树木光秃秃的枝干、冬眠动物的踪迹全无,展现生命在冬日的蛰伏。还可从人们的冬日活动入手,描绘围炉夜话的温馨、街头行人裹紧棉衣匆匆而过的模样,以人文景象映衬冬天的氛围。
冬天的美与特质,绝非只有雪能够呈现。当我们放下对雪的执念,用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更丰富的想象力去挖掘冬天的其他面向,便能在文学创作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让每一个冬天的描绘都独具一格,充满魅力。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果然视频丨20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会举办
2025-04-03 11:08:00
2025-04-03 08:59:00
2025-04-01 22:54:00
2025-04-01 22:38:00
2025-04-01 12:04: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ST晨鸣:正积极处置非主业资产并采取银团贷款等措施推动复工复产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6月开园!乌鲁木齐这座"国潮+疆味"产业园 打卡点多到拍不完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