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美国 关税 亿元 万元 清明 公司 项目 企业 政策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增速处于高位 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均现积极变化

财联社4月13日讯(记者 李婷 王宏)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3月金融数据。2025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0%,与上月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方面,2025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

“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解读称。

贷款同比多增,地产“小阳春”背景下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从结构上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0万亿元,同比增长9.3%。

贷款利率依旧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3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30%,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10%,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具体看,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

“这些积极因素反映到信贷市场,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有全国性银行向财联社记者反映,该行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贷款需求相应走高,年初以来累计向当地重点项目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67%。

个人贷款方面,根据相关市场机构数据,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以上。“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有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对财联社记者反映,3月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体翻了一番,提前还款的情况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后也有较大缓解。

此外,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近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很多大力提振消费的措施,消费者更有意愿增加高品质消费。据了解,银行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等,更好满足了居民消费信贷需求。

但也有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提出,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有效消费需求的力度不断加大,银行也要维持合理有序竞争秩序,防范难以覆盖经营成本的低价竞争,通过下沉服务、挖掘客户、做大蛋糕,保持理性定价,促进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还要看到,发展消费金融根本上是要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场景,确保消费贷款真正用于支持消费,实现金融支持消费的政策意图。

政府债发行提速仍是社融增长支撑,大行补充资本预计撬动4万亿信贷增量

单看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整体看,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增长较快,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分析道。

相关数据显示,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维持较快发行节奏,短期看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归还银行贷款,可能会影响信贷总量,但长期看有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腾挪出更多地方财力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近期财政部还公布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为国有大行补资本,能够增厚银行安全垫,更好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对于下阶段,权威专家坦言,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

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叠加当前外部冲击加剧影响,业内人士预计,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但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促进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财联社记者 李婷 王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