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美国 中国 关税 亿元 清明 万元 公司 项目 企业 基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让绿色农药成为“丰收密码”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时间标记非凡印记,在贵州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贵州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遵循。

2011年5月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考察黔南州福泉市的瓮福集团,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等做法表示赞许。当天,习近平同志还来到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与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交流,鼓励大家更加注重应用技术,更加注重示范推广,更好服务“三农”。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深情寄语学校实训基地学生,“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这里奋发力量,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殷殷嘱托,坚定了贵州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承关怀而奋起,贵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

【殷殷嘱托】

时下正值春茶采收的黄金时节,但3月末一场突如其来的低温,让茶农揪紧了心。

“凝冻天气导致茶树新芽发黑”“茶园出现冻害,急需开展茶叶冻后补救工作”……3月30日清晨,贵州省茶产业技术服务团的专家们相继接到了瓮安、开阳、贵定、雷山、沿河等地茶园发来的求助信息。

贵州省茶产业技术服务团实地察看茶叶冻伤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省茶产业技术服务团团长宋宝安立即组织技术团队,深入茶山了解灾情并提出应急技术措施。晨光熹微中,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林红与专家们来到茶园,现场为茶农们开出“急救药方”:冻伤较轻的嫩芽用来加工红茶;受损严重的茶树精准修剪;喷施氨基寡糖素增强茶树“免疫力”……

“有专家团队做后盾,我们春茶产量品质就能稳得住!”茶农张大姐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寒潮侵袭下的茶园保卫战,正是贵州大学牢记嘱托,以技术创新书写“三农”答卷的生动注脚。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考察调研,勉励科研人员进一步搞好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更好服务“三农”工作。

2024年全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培训会,金林红教授传(最右)授绿色防控知识。

“总书记的嘱托一直清晰地萦绕在耳边,为我们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宋宝安说,十余年来,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团队牢记嘱托,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构建起了适应贵州山地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于2022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

走进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琳琅满目的玻璃器皿里酝酿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能量”。毒氟磷让水稻挺直“腰杆”,香草硫缩病醚为麦田筑起“防护盾”,环吡氟草酮、三唑磺草酮等自主创新品种填补国内空白……这些贵州研制的绿色农药走向全国农田,守护了万千农民的丰收,也筑起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乡村全面振兴最前沿,宋宝安带领研团队始终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化学变化成为田间地头的“丰收密码”。

斯里兰卡茶专家与贵大茶专家在紫云土红坡茶园合影留念。

当植物保护学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当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培养的“土专家”遍布山乡;当农业科技星火燎原黔中大地。这支科研团队的荣光,镌刻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簿上,更珍藏在千万农户增收致富的笑脸里。

“我们将继续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将实验室建设成世界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果示范推广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宋宝安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贵璇 王雨 管云 张凌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