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万元 公司 企业 项目 清明 记者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颓势扭转?单季狂揽14.90亿元,九洲药业打破CDMO行业周期律?

文 | 医药研究社

情况好转了?

4月11日,九洲药业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整体业绩不太理想:营收51.61亿元,同比下降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下降4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06%。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收为12.0亿元,同比上升26.2%;归母净利润亏损2478万元,同比下降137.3%;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464万元,同比下降133.9%。

不过,4月15日,还没到一个星期,该公司又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一扫此前的阴霾:营收14.90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5.68%;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7.17%。

关于此轮增长的原因,九洲药业解释称主要系公司主营的CDMO(合同开发和生产组织)业务稳步增长。但要知道,2024年九洲药业业绩下滑很大程度受到CDMO业务的拖累。

那么,这一板块究竟状态如何?九洲药业是否已经找到可持续增长的密码?

内生增长力不弱,市场回暖下更加明显

不可否认,九洲药业的2025年开了一个好头。虽然整体业绩增速不大,但还是向资本市场证明了其仍处在一个上行区间。

我们回顾九洲药业2024年财报,也不难发现该公司新一季度的增长已有铺垫,或者说此前业务布局的效果还在延续。

具体而言,在技术平台建设、项目管线优化、产能布局等方面,九洲药业均具备不错的CDMO业务发展基础。

比如,技术平台上,目前九洲药业已建成连续流技术、手性催化技术、氟化学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光电化学技术、固态研究(结晶)技术、多肽合成技术、偶联药物技术、制剂研究等技术平台,可以高效解决客户面临的工艺难题与技术挑战。

项目管线上,截止到2024年,公司承接的原料药CDMO项目中,已上市项目35个、III期临床项目84个、Ⅰ期和II期临床试验项目1026个,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

制剂CDMO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制剂团队为70余家客户的百余个制剂项目提供服务,引入新客户近30家,服务项目数量新增近60个。多肽和偶联业务方面,公司TIDES事业部不断壮大,业务量稳步上升,多肽平台已承接数十个项目,涵盖降糖、癌症类治疗领域。

最后产能建设上,跟随CDMO业务的扩张步伐,公司持续建设研发实验室、完善生产线、开展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等,也切实响应了市场需求。

多方兼顾、基础打牢,九洲药业CDMO业务的内生增长力并不弱,尤其在行情向好之际或更加突出。

可以发现,进入2025年,关于CDMO行业回暖的声音越来越多。市场的信心主要来自新兴疗法爆发、全球投融资市场逐步回暖、政策端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方面。

不少机构认为,CDMO企业作为重要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将极大程度受益于医药研发和生产需求的增长以及产业链的延伸。暖风不断吹来,CDMO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正如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的预测,2025年全球制药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1243亿美元,高于全球药物市场增速。

这一趋势下,提前做好前瞻性布局的企业无疑能快速捕捉到利好,加速业务获量。

不过,市场风云变幻,挑战始终存在,尤其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竞争白热化、关税战到来……九洲药业等CDMO企业的发展仍然承压。

价格战、关税战,CDMO行业还在困难期?

医药CDMO行业的内卷有目共睹。

根据广发证券研报,全球视野下,Lonza、Catalent、Patheon、Aenova、BI、Siegfreid、三星生物、Recipharm、AMRI、Celltrion等欧美韩企业规模领先、体量庞大,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国内医药产业链不断成熟,也已经涌现出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等CDMO领先企业,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通过对上市公司的CMO/CDMO业务收入和行业市场规模对比,计算得出2023年药明康德市场份额约20%,远超行业内其他竞争者。

而没有绝对领先优势的CDMO企业也意识到,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怎么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降价,能快速吸引客户、赢得订单,尤其在投融资遇冷、制药企业费用支出收紧的情况下,CDMO服务降价的效果或更明显。

比如,美迪西在2024年6月回复监管问询函中表示,“公司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6.17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92.37万元,同比下降36.81%;临床前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1.01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07.75万元,同比下降23.59%。”

而随着越来越多CDMO企业加入降价行业,行业价格战不可避免,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企业业绩层面就是盈利水平下滑。九洲药业在2024年财报中就提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1.34%,主要系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业务减少,以及计提资产减值等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价格战呈现出周期性特征,其触发与消退往往与供需关系、投融资环境、技术革新、政策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行情波动、竞争加剧以及效率与创新的高维博弈路径尚未彻底显现,CDMO行业的“价格战”仍有爆发趋势。

另外,近期医药界讨论较多的关税战,也会对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特别是深耕美国市场)的CDMO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CDMO涉及原料药、中间体等实物出口,关税压力下不排除相关企业国际合作受阻、设备采购困难等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致力于为全球制药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机构等提供一站式CDMO服务的九洲药业,存在一定发展隐患。当然,越是这种时候,企业也越能展现出发展韧性。

于国内CDMO企业而言,当前也正值全球供应链重构窗口期,可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减少对单一区域的依赖等规避海外市场风险。

比如,九洲药业计划以自有资金950万美元在德国投资设立一家孙公司,主要从事创新药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RO)服务,以缩短海外客户服务半径,更早期地介入海外客户的研发管线,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和订单。

随着市场多元化局面铺开、出海道路越走越宽,企业也更不缺穿越行业周期的信念感。

结语

九洲药业2025年一季度业绩的小幅回暖虽为市场注入信心,但仍难掩行业周期压力。目前来看,公司的CDMO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既受益于技术沉淀与全球化布局的潜力,也受制于价格内卷与地缘风险的不确定性。

而在医药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真正的突围者往往在沉默中重塑规则,其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创新效率与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九洲药业又能否强势突围?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